2007年11月4日 星期日

婦科生殖道癌症的概述(I)--子宮頸癌

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
台北醫大、陽明大學講師 教育部部訂講師 鄢源貴

【 前言 】
   
 
         近年來,癌症已躍居台灣地區十大死因之首,其中,婦癌占了很大的比例。婦癌的初期大多沒有症狀。近年來,癌症已躍居台灣地區十大死因之首,其中,婦癌占了很大的比例。在每一百名婦女的一生中,有四人會得到癌症,而其中將近一半得的是婦女特有的子宮頸癌、卵巢癌、子宮內膜癌等。雖然好發在4O∼6O之間,但是二十歲以下的年輕婦女,也常會長卵巢生殖細胞癌及子宮頸癌,有百分之四的陰道癌發生在二十五歲以下。因此,婦女對自己的健康確實不可掉以輕心。雖然目前醫學研究一日千里, 但是對於癌症的治療, 仍有其侷限性. 所以, 早期診斷是不二法門,只要早期發現、早期治療,還可以獲得很高的治癒率。
 
         婦科生殖道癌症而言, 常見者為子宮頸癌, 卵巢癌、子宮內膜癌(子宮體癌), 另外也有較罕見的外陰癌及子宮絨毛膜癌。婦科癌症雖是棘手的疾病,有些如卵巢癌又常難以早期診斷,所以除了關心自己的身體變化,要早期發現癌症,首先要了解癌症的一些症狀,以及定期作檢查。
 
         子宮頸抹片可以發現早期子宮頸細胞病變,或者進一步作陰道鏡檢查,可以直接將可疑的部位切片,作確定的診斷。
 
         骨盆腔觸診檢查對卵巢腫瘤早期發現也很重要。超音波當然可進一步確認腫瘤的性質、大小、位置,以期早期發現腫瘤的部位。一般建議每年做一次骨盆腔檢查。至於CA-125及超音波檢查則建議使用在已經有卵巢囊腫或癌症家族史的婦女。
 
         子宮內膜癌又稱子宮癌,在一般的抹片檢查並不能有效發現子宮內膜的早期病變, 目前也沒有一個公認合適的篩檢方法. 大部分的子宮內膜癌的病人會有不正常的出血,子宮內膜癌的診斷以分段子宮擴括術,包括子宮頸和子宮體兩段的組織取樣,是目前診斷子宮內膜癌最可靠的方法。
 


 子宮頸癌
 
 
         子宮頸癌是常見的婦女癌症,根據統計顯示:子宮頸癌發生率的排名為女性癌症第一位,各個年齡層的女性都有可能發生子宮頸癌,好 發 年 齡 是 在 40歲 到 60歲 。 平 均 年 齡 約 45歲 。死亡率的排名則為女性癌症的第四位,死亡人數佔全部癌症死亡人數的4%。子宮頸癌的發生率在美國佔女性生殖器官癌症 的第三位。在台灣則佔第一位,也是全世界婦女最常見的癌症
子宮頸癌的癌前病灶,零期癌,與顯微侵犯性癌,在臨床上常常沒有什麼特別徵兆,大多數都是在例行的陰道抹片檢查以後,意外地被發現出來。到目前為止,最有效的預防方法,就是定期做抹片檢查。
 
 
子宮頸癌的危險因子
 
         子宮頸的的功能是月經流出的通道,也是陰道微生物及空氣進入女性子宮的關卡。但若長期受到刺激或感染,就較容易變性,而就有可能轉變為早期的癌細胞。子宮頸癌的成因目前被發現可能藉由性交感染人類乳突狀病毒(HumanPapillomaVirus,簡稱HPV)而轉變為子宮頸癌細胞,較有關連的是第16, 18, 31型 有 關 。較可能的危險因子包括:
 
  • 性生活:最常見的人類乳突狀病毒感染原因是性行為。研究指出沒有性生活的女性,幾乎不會產生子宮頸癌,而愈早有或愈複雜的性生活,往後愈容易產生子宮頸癌。
  • 年齡:好 發 年 齡 是 在 40歲 到 60歲 。 平 均 年 齡 約 45歲。
  • 子宮頸發炎:若有長期子宮頸的損傷、破皮、糜爛、發炎,子宮頸受刺激的機會較高
  • 性病感染:通常性生活較複雜,相對的罹患的機率也會較高。
  • 吸煙:增加罹癌的機會:因為會減少免疫力而使細胞加速病變,那也可能抽菸本身會產生一些物質,導致子宮頸癌細胞的發展。
  • 社會與種族:一般通常認為社會與經濟地位較低的女性較易得,但大多認為和有較早的性經驗有關。
  • 遺傳:雖有關係,但比例不高。
 
子宮頸癌的症狀
 
         早期常是沒有症狀的。常要到變成了侵犯性時才會有症狀。常見的症狀是陰道不正常的出血,尤其常在性交後出血,或有異味的陰道分泌物。
 
  1. 陰道異常出血:包括不規則的出血、性交後的出血、兩次經期間的出血、停經後的出血及劇烈運動後的出血,這都是警訊。
  2. 陰道分泌物帶有異味或臭味時都應加以注意,有陰道分泌物呈水樣的白帶增多; 陰道出血尤其是性交出血和疼痛時, 也應該提高警覺。
  3. 包括下腹痛及局部疼痛,大多是單純發炎所引起,但也可能是癌症較晚期的症狀。癌症侵犯或者壓迫到腰薦神經叢,臨床的表現就是坐骨神經痛
  4. 如果癌症侵犯到骨盆壁,壓迫了外腸骨靜脈以及淋巴,下肢的血液回流以及淋巴的引流產生阻塞,下肢水腫就會產生.
  5. 如果癌症壓迫了兩側的輸尿管,導致輸尿管部分或演變成全部阻塞,便會產生少尿, 無尿甚至尿毒症,這是子宮頸癌常見的死亡原因之一。
  6. 如果膀胱或直腸受到癌細胞的直接侵犯,便會有尿血或便血的現象,一但發生陰道廔管,臨床的表現就有小便或大便的失禁,並由陰道流出來。
  7. 另外胃口不佳、體重也會減輕。
 
診斷方法
 
  • 細胞抹片檢查:括取子宮頸及周圍上皮組織之上皮細胞,並經固定染色後,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的型態。最後由病理醫師診斷是否有癌細胞,是一種最簡單可靠的篩檢方法。
  • 病理組織切片檢查:若抹片有可疑細胞,可利用陰道鏡加特殊染色直接觀察子宮頸,在可疑的地方做小切片來確定,另外必要時需做錐狀大切片來判定侵犯的深度其廣度。抹片是懷疑,有組織切片才是確定。
 
分期
 
         子宮頸癌的癌組織,首先是在粘膜上皮內發生的,不斷的增殖使腫瘤向四周發展,甚而穿破上皮下的基底膜,侵入皮下組織,更進而蔓延至其他器官,臨床上由侵犯的程度分為:
 
零 期:也稱為原位癌,癌細胞侵犯在上皮內,尚未到基底膜侵犯真皮組織。從零期癌發展到一期,在台灣平均只有四年。在這段過程中,只要與醫師密切合作,發現的機率很大,手術治癒率高達百分之百。病變細胞仍侷限於上皮內
 
第一(I)期:癌細胞已穿過基底膜,但仍侷限在子宮頸內。另外還會根據癌細 胞侵入的深度及腫瘤的大小再細分成4小期 Ia1, Ia2, Ib1, Ib2
 
第二(II)期:癌細胞已穿過子宮頸,但尚未侵入陰道下三分之一處及骨盆壁。 又分IIa IIb
  •  IIa: 可手術切除的底限。 
  • IIb: 此時手術已不適合,因已侵入子宮頸旁組織,極容易轉移出去,也切不乾淨
 
第三(III)期:癌細胞已侵入陰道下三分之一處及骨盆壁。
 
  • IIIa: 癌細胞已侵入陰道下三分之一
  • IIIb: 癌細胞已侵入骨盆壁。
 
第四(IV)期:癌細胞已蔓延到膀胱及直腸的黏膜,甚至發生遠端器官的轉移。
 
  • IVa: 是到鄰近的器官, 如膀胱或直腸。
  • IVb: 遠端器官的轉移。
 
治療
 
         治療越早,癌細胞的轉移性越小,可選擇的治療方法越多,根除機會越大。現將主要癌症治療方法介紹於下:
 
  1. 手術:開刀將患部摘除,適用於較早期的癌症,只要病人的一般身體狀況良好而無其他合併症時,均適行手術。依期別不同選擇來選擇簡單的子宮頸錐狀切除、單純子宮切除、次子宮根除術、全子宮根除術。一般I- IIa 是可以手術治療,全子宮根除術: 還包括淋巴結的清除
  2. 放射線治療: (俗稱電療):利用放射線對患部治療,適用於早期、晚期子宮頸癌病人,對於早期的子宮頸癌,放射療法與手術療法效果相似,但因易有放射線造成卵巢萎縮,影響周圍器官,也較易影響將來的性生活,所以I-IIa以手術為主,IIb及以上以放射治療為主。如病人年齡太大,或屬晚期的癌症病人,則選擇放射線治療。
  3. 化學療法:使用化學藥物治療使癌細胞萎縮消失。這對於癌細胞已有轉移而無法做手術,或術後有高風險復發或轉移追加治療,或合併追加放射線療法。
 
五年存活率
 
    零期即原位癌:近乎100%,一期:80-85% 二期:60-65% 三期:25-35% 四期:8-14%。總之早期發現、早期診斷、早期治療根除,其痊癒是90%以上的。婦女們應找合格的醫師做定期的婦科檢查,以求預防和治療癌症的最有效方法。